欢迎访问 丹石艺术网 官网 专注艺术传承交流平台
关注官方微信
获取更多资讯

徐水德山:怀德公的后人们聚一起了

时间:
2025-03-19 20:41:34
来源:

摘要:怀德公这一支孤山脚下,易水河岸;宝塔南侧,古道旁边——丘陵与平原交界处,设有大社名为德山,曾属易州,后归安肃(现为徐水)。三百年前,先祖刘用英自山西汾州府孝义县北辛庄长途跋涉至此,娶李氏孺人为妻

        3月11日,天津的表姐、姐夫和表兄、表嫂跟大家聚了一下。这次相对而言是最全的,满堂都是外祖父、外祖母的孙男娣女以及后人们,应该是40人左右!

        今年是2025年,外祖父怀德公、外祖母张氏都是1903年生人,两位老人家也算是诞辰123岁了!

        我的外祖父是徐水德山刘家大院第六代人,名绍增,字怀德,号老槐——为尊者讳,我们这些后人应该敬称外祖父为怀德公。也就是在今天,怀德公的孙男娣女们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

        大家居然来自天南海北,贯穿了整个中国!

        是的,大舅家三表嫂来自湖北恩施、二舅家的二表嫂来自东北的崇武、老舅家的表姐夫来自西南的四川南充、大表兄家的侄女婿来自吉林……也就是说从东北到西南,都有自家人了!

 
 
        解码:怀德公这一支

        孤山脚下,易水河岸;宝塔南侧,古道旁边——丘陵与平原交界处,设有大社名为德山,曾属易州,后归安肃(现为徐水)。

        三百年前,先祖刘用英自山西汾州府孝义县北辛庄长途跋涉至此,娶李氏孺人为妻安家落户,急公好义,掘井便邻,开刘门之先河,为德山刘家大院第一代先人!及至四代介三先生府试获取功名,再至五代“辉八爷”名闻乡里……怀德公已至刘门六世!

        外祖父怀德公和外祖母张氏总共养育了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八个孙子和五个孙女,九个外孙和外孙女,这数字累计就是八九十——八个孙子、九个外孙、十个孙女&外孙女……实际上,南头排行最大的姨姐去年已经离世、最大的姨兄也走了,而表兄弟中颇有创造力的造表兄也走了十几年了。所以数字递减为789……

        刘家大院耕读传家,诗书教子,是有很多讲究的!

        外祖父那一代人排“忠”字辈儿,舅舅那一辈儿排“树”字辈儿,我们这一辈儿的表兄弟们则是排“田”字——我是外甥们中唯一带“田”字的,母亲除了把我认给北斗星之外,还额外让我成了“田”字辈儿的外挂,殷殷之心,想起来眼窝都有些酸……

        也就是说,算到我们这个男丁排“田”字辈儿的,非常8+1,我是外孙中唯一排“田”字的,也算是承袭祖荫吧!

        德山刘家大院,从怀德公(六世)后人算起已至十世乃至十一世,若是按照大排行,刘家大院儿里的晚辈或许及至十二世乃至更长了!前些年有一位跟我母亲年龄相仿的人问旁人:“这是不是建国(我的小名儿,怀德公起的,还附了一首诗)?”我刚要问该叫什么——表兄说她比我们晚一辈儿,我估计她的孙子辈儿的人也年龄不小了,到十二世也有可能!刘家大院儿的可谓是根深叶茂,而怀德公这一支仅仅是最小的一支。能聚会到一起,也算是机缘巧合了!

        外祖父、外祖母的童年时代,恰恰是二十世纪初期相对宁静的时段,二人结婚后养育孩子的时段,恰恰是中国最为动荡的时段——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正是大家族的裂变期——由“关中”向小家庭过渡时期。生计之艰难,可想而知。但是两位先人还是含辛茹苦将孩子们一一养大成人而后成家立业。

        不幸的是:1958年正月,我的外祖母张氏被一场风寒夺走了生命。她天性慈悲善良、乐观开朗,却没有看到自己小女儿(我母亲)、小儿子(老舅)步入婚姻的殿堂。所以后来的孙男娣女心目中的奶奶(或外祖母)都只是一张小小的寸照中的形象,关于她的那些往事只能说听老人们说……

        外祖母生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这一点完全继承的应该是二舅——其他的长辈大都严肃有余!外祖父急公好义——常常给办红白喜事乃至分门立户的人家去写账;更热衷于家族事务,在刘家大院儿修家庙的时候,外祖父画像、垒墙……事无巨细,忙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某日中午回家吃饭时候,连自己的褂子都丢在工地现场,后来就找不到了!为此,这件事成了外祖母口中的笑料,我不知道外祖母在人们面前提起这事儿的时候,有些古板的外祖父是什么表情?

        解放前夕,打黄山(门墩子山战役)的时候是寒食节,顽固军(国民党兵)闯进家里毫不客气地抢走了摊好的小米黄子。天上的飞机嗡嗡作响,炮声震耳欲聋……惊慌失措的外祖母把我母亲和老舅分别安置在瓦罐里,上边还盖上东西!外祖母不懂得炸弹的威力,也不知道这样做是无济于事——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只能用这种没有任何效果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了!

        添乱的是:大舅被顽固军当成在村里作粮秣主任的三舅(我堂舅,我家大舅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抓走了,偏偏还放出谣言说枪毙在村西了让人们去收尸,结果外祖母哭哭啼啼去了,大舅自然没事,但是被打的腿骨都露出来了——养了很长时间才痊愈。

        那场战乱中,二舅是最机灵的,炮声一响,他就跑得没影了——后来才知道,他去了东庄我外曾祖母家。刘家大院儿的祖训是不让做买卖的,说那是攥乎人——二舅应该是破戒的第一人,他从年幼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程咬金——贩卖私盐,一直到山里去,由于当时劫匪很多路上也不太平,所以回来的时候不带现金,而是转手倒买成山里的特产——花椒!二舅虽然不识字,但这点儿聪明劲儿是读多少书也学不会的!

        好几次,八路军让人带路,本来是要大舅去,外祖父都是自告奋勇取而代之,还美其名曰“老马识途”——八路军的首长被这位文绉绉的老秀才逗笑了,八路军是敬重文化人的,所以一般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也就让外祖父回来了!

        ……

        追根溯源,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大姨的出生,怀德公(第一代)有了第二代;

        到了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大姨姐出生,怀德公(一代)的后人已经延展到第三代;

        到了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大姨姐家的外甥女出生,怀德公(一代)的后人已经延展到第四代;

        进入八十年代,怀德公(一代)的后人已经延展到第五代;

        进入二十一世纪,怀德公(一代)的后人已经延展到第六代……

        这一点不是开玩笑,2015年,大姨姐(第三代)家的外孙女亚梅(第五代,她还不是老大)来我们这里实习,叫我姥爷,还很尴尬——现在亚梅家的孩子也已经上学了!应该说还有更晚辈的!

        今天来德山聚会的以第三代为主,我的表兄、表姐、姨兄、姨姐以及表姐夫、姨姐夫,还有我们姐弟妹三人,再往下就是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们了,昨天还带来一位小宝宝,这是妥妥的怀德公门下第五代——目前是我大舅最小的重孙子!

        刘门宗亲,树大根深,子孙延绵至今。念先人之艰辛,故左右而究其源,能够在乱世逃离生天,实属不易!

        然而,怀德有德,长秀尽秀——晚辈们能够聚到一堂,开怀畅饮,也算是一大快事,想是先人们闻之,也能够含笑九泉了!

        为此,户木白家玉生姨兄连夜填词一首,以此记之,留此为念!

        诉衷情·相聚

        春约故里话情深,同血脉传人。天南地北相念,比此挂牵心!

        多保重,健康身。盼佳音!待得来日,把盏言欢,再叙衷情……

        注: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另有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平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另:该词发出时,根据音律及词语表达略有改动。
 
 
        后记:巧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其一、当日,在乡邻小镇酒家偶遇南头大姨姐家外甥,才知道昨天是大姨姐的周年忌日,可惜已到中午,只能心里默念了!欢聚一堂之日,去年亲人离别时!说是巧合,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默念大姨姐天堂安好!

        其二、隔日(昨日)随军休所领导去东邵村出差,绕来绕去,中午又在乡邻小镇吃的午饭。有道是:昨日欢聚隔日回,只为亲情未了,此心再回味了!

        其三、在东邵小学内,遇上贾老师,她居然也是晚辈——台坛大姨的重外孙女,这是没想到的……有道是:亲情未远,时光流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