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黄宪律《無愧先賢 不誤來者》及其系列文章的导向意义
- 时间:
- 2019-07-07 20:43:02
- 来源:
摘要: 《無愧先賢 不誤來者》是黄宪律教授93年寫的第一篇書法論文,沒想到成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唯一入选中國書法家協會举办的第四屆書法研討會論文。 《書法之友》(现改为《书画世界》)創刊號頭版特大標題





一. 黄宪律先生关于书法创作文章系列
2013年01月《论书法创作的境界及标准及其他》刊载于《中国书画报》上,(省略了5000多字,江苏政府网上可搜到全文,这里只是标题和前言) 最终,《论书法创作的境界及标准及其他》获得了第七届艺术评论一等奖。《“心创”刍议》一文被学者撰写书法学术论文时引用和摘录最多的理论文章,为学术研讨提供了参考资料。这些文章在网上能大量搜到,可见黄先生一生在实践“文必示天下之用”。
其他还有参加《20世纪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研讨会纪实》文章,发表在《中国艺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



对于书法批评而言,黄宪律先生敢于说真话、实话,不只批评古人还批评今人。书法评论也要根据国家民族的发展而具有时代特征,要把握好书法艺术独有的真、善、美标准,用以评论导向。他的《书风论》获得了一等奖,还被甘肃书画报等各地报刊连载刊发。





黄宪律说写文章是“周”(说明)万世道理的,文章必须“示”(阐述、引导)读者去“用”(实践)。应该说,看黄宪律的文章,从标题上就能看出水平来,读者也喜欢读他的文章,这也是各报刊喜欢登载他的文章的原因。我上次写他的《书画岂在求名利 文章总是益世人》(网上可搜),说他的文章具有“博学鸿儒,学贯中西”,一点不假。


书法理论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搞理论研究除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字水平,历史知识之外,还必须刻苦临摹各种字帖、画谱、秦汉印谱,而且其创作的作品还必须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这样才有发言权。他在电视台鉴定书画的严谨态度和深渊的历史知识,专业的书画术语,证明他的确具有评论和鉴定的发言权。笔者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中国书坛多出些真才实学书法家,少出些运作的“职务”“官员”的所谓“书法家领导”。拍卖场上少些炒作,多些精品,为新时代留下这一代人的艺术瑰宝。
除书画外,他的篆刻文章在篆刻史、篆刻学科建设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篆刻》杂志及全国篆刻研讨会都有论文入选。
五. 在书法本体的研究上很下功夫
黄宪律说对书法的研究要客观,要研究书法的自然规律,还要研究书法艺术性的本质特征。

六. 完善中国书法艺术的评审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
广大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希望自由投稿、公平竞争。他呼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稳定完备的评审条例。他从八、九十年代就一直在呼吁,以做到“有法必依”。

中国画必须是具有水墨特性的画,必须有持续性的发展。黄先生的《中国画发展方向初探》一文,在首届中国画战略研讨会上受到画家们的一致好评。

以上只是简单的罗例了黄宪律早年的部分文章,因为近些年的文章我们都熟悉。笔者也没有做过多的评论,文章在这里摆着,无需赘言。记者要说明的只是黄先生文章充满了正能量,他一直在为“无愧先贤’不误来者”在践行他的“出道”诺言,希望他继续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向着艺术高峰攀登。